2022中国智能制造九大热点新鲜出炉

发布者:华英发布时间:2022-04-15浏览次数:2016


新闻一

各地纷纷出台智能制造推进政策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既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也是抢占未来中国经济制造强国制高点的战略选择。为加快我国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

2021年,我国已陆续发布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从国家层面部署推动智能制造发展。

20215月,广东省印发《关于加快数字化发展的意见》,7,广东省印发《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并制定了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措施。随后,佛山、广州、中山、东莞等城市也积极响应,相继制定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若干扶持政策。在江苏,智能化、数字化有一个专有词:“智改数转”。202112月,江苏省印发《江苏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

此外,2021年,全国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的行动计划与措施,包括《天津市加快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山东省“十四五”数字强省建设规划》、《广西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行动方案》、《成都市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对各地制造企业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给予指引,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闻二

国产工业软件迎投资热潮,仍需务实前进

从长远来看,工业软件是一个需要持续奋斗的行业,在投资热潮下,国内工业软件仍然需要理性和务实。

202112月,工信部、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则提出,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并实现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50%2021年,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背景下,工业软件备受资本青睐,无论是一级市场的融资,还是二级市场的表现,都释放出国产工业软件正迎来资本风口的明确信号。一批国产工业软件企业能够走到聚光灯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工业软件是在长期工业实践中为支持工业界的创新实践而生的,客观来说,国产工业软件存在的不足仍十分明显:一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二是基础配套能力不足;三是部分领域产品质量可靠性有待提升;四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智能制造等政策的推动和资本的不断涌入,为国产工业软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加快了国产工业软件的追赶步伐。

新闻三

工业软件平台化趋势凸显

从工业软件的发展趋势来看,其演进方向不仅体现在软件功能上,还体现在系统架构、软件性能、用户界面等诸多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工业软件正逐步从单纯的工具属性转变为支撑企业业务的重要使能平台。此外,随着工业软件平台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变化。以提拾科技为例,旗下诸多产品在大数据研究院的数据支持下,均已完成技术升级并支持SaaS模式,这进一步意味着提拾科技所有产品将普惠更广泛的中小企业。

新闻四

智能物流产业生态圈全面发展

智能物流是智能制造的核心与关键。面对全球供应链一体化、各种新业态不断落地和疫情散发等影响因素,企业在推进智能制造过程中,物流环节面临着诸多新需求、新变化与新挑战,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乘此时势,由物流设备制造商、物流软件供应商、物流系统集成商和物流信息平台服务商等构成的智能物流产业生态圈迎来全面发展。

从政策层面来看,2022年将是智能物流产业持续深入发展的一年。在市场方面,2022年将是智能物流产业的旗帜之年。在应用层面,2022年是智能物流技术加速落地的一年。

中物联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工业品物流总额299.6万亿元,同比增长9.6%,两年平均增长6.1%,增速接近疫情前水平。其中制造业中出口相关以及高新制造业物流需求发展较好,2021年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物流需求同比分别增长12.9%18.2%,增速分别高于全行业工业平均水平3.38.6个百分点。不过,前第三季度,受主动调控、原材料价格等多重因素影响,工业生产和物流需求增速明显放缓。

因此,为更好地应对全球供应链中断和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企业仍然需要借助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科技手段建设高智能、全覆盖、高柔性的智能物流,不断改善物流运行效率和增强供应链韧性,从而支撑制造稳定、高效发展。

新闻五

绿色低碳趋势下,企业关注能源管理

绿色制造是生态发展的需要,是中国制造向高端发展的必然选择,与智能制造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分割。 面对未来绿色低碳的大趋势,国内制造企业将进一步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能源管控,优化资源利用率,通过数字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早日实现我国“双碳”目标。 其中,工业物联网技术、软件和数据分析技术将在能源管理中发挥积极支撑作用。

回望2021年,许多企业正在建设基于工业物联网、云平台、数据采集、数据建模和智能分析能源管理系统,以实现绿色低碳的发展目标。例如,在联想的联宝工厂,LAPS生产调度系统优化了生产线之间的生产资源分配和调度,每年节省2696兆瓦时的电力,并间接减少了2000多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江苏射阳的题桥5号智能工厂,即将投入运营的污水处理系统,通过构建绿色能源管控平台将使单位产值能耗降低7%,运营成本降低8%,实现了向绿色制造的再升级。

新闻六

工业机器人市场百舸争流,新兴厂商不断涌现

202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再上新台阶,首次突破30万套大关。与此同时,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投融资活动也在复苏,工业机器人企业注册数量大幅增加。特别是在并联机器人、协作机器人、自主移动机器人等细分领域,不仅涉及老牌工业机器人厂商,也涉及新兴工业机器人厂商。

此外,机器人视觉系统厂商也发展迅速。近年来,市场上就涌现出了梅卡曼德、图漾科技、聚时科技、敏越科技、微链科技、诚创达、埃尔森、库伯特、星猿哲、熵智科技、汇萃视觉、灵西机器人等众多的机器人视觉系统厂商。

总体来看,随着智能制造浪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创业团队和投资机构加入工业机器人赛道,,工业机器人市场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局面。但这也意味着工业机器人厂商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因此,对于工业机器人厂商来说,更重要的是找准定位,紧跟市场变化,快速抢抓机遇,确立核心优势,不断探索新的增长动力和发展路径,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上持续发力。

新闻七

标杆工厂照亮制造业转型升级之路

智能工厂是制造业转型的枢纽与核心。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制造业转型升级浪潮的回归,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VR/AR等技术蓬勃发展,许多制造企业加快了智能工厂的建设步伐,涌现出一批名副其实的生产性标杆智能工厂。这些标杆工厂,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领跑所属行业,并探索出了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的成功之道,为广大制造企业推进智能工厂提供了良好示范与借鉴 ,助推企业成功实现转型升级。

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先驱与领航者,灯塔工厂也备受关注。近年来,中国灯塔工厂数量不断攀升。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20219月全球制造业领域灯塔工厂最新名单,全球灯塔工厂数量增至90家,中国目前拥有31家灯塔工厂,主要分布在3C电子、家电、汽车、钢铁和新能源领域。此外,纵向来看,中国“灯塔工厂”在2020年两批次共新增10家,2021年两批次共新增15家,增速明显。

新闻八

从数字化交付到数字化运营,掀起流程行业发展新浪潮

以钢铁、石化工业等行业为代表的流程制造业产业产值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7%,顺应时代技术发展潮流,在工程建设、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积极践行数字化数字化交付,努力实现数字化转型目标。数字化交付作为流程行业的关键技术,贯穿于从工厂建设交付到运营管理的全生命周期,为企业建设智能工厂奠定了基础。

新闻九

打破虚实界线,XR技术增添制造新势能

2021年,随着新冠疫情的影响,企业纷纷减少管理费用和停机时间,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转向XR技术,向工业领域应用领域多元化发展。XR技术正在迅速成为制造企业车间工人、技术服务人员和工程师的新的用户界面。例如,XR技术可以向企业产品提供三维交互手册,在营销、运维和其他场景中增加价值和产品3D化;基于企业数字平台和工艺流程的虚拟仿真培训技术开发服务和培训场景化;结合AR/VR硬件平台定制化的企业运维、巡检其他场景的虚拟仿真应用;企业Io T物联网和包括生产和管理在内的全流程数字化需求的多维度仿真应用平台。

作为真实世界的延伸与拓展,XR技术所带来的巨大机遇和作用是值得期待的。然而,XR设备仍然有不完美的缺陷。从体验感来看,现有设备的清晰度和刷新率仍有提升空间,从性能上看,现有设备的算力负荷和功耗较高,直接影响续航;从价格上看,设备价格昂贵,给消费者带来经济压力。可以预见的是,尽管存在诸多问题和困境,但在技术技术演进和消费者需求的推动下,XR将为制造业制造业的黑色技术带来新的应用场景和新的潜力。

文章来源:智能制造网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管理员联系(3073611@qq.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