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是公共文化形式、生活形态与美学方式的艺术,它的主体是民众,它的核心价值在于服务城市精神的重塑。近日,我校艺术学院青年教师贺文斌在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为广大市民开设了“相约美术馆”公益讲座,题为《审美的嬗变:从立体到平面的西方绘画图式研究》,获得了热烈反响。
贺文斌以西方绘画发展为线索,探讨了现代艺术的视觉“革命”是如何打破古典写实主义,从而使平面绘画艺术进入了创造力大爆发的时代。他在讲座中指出,一幅完美的绘画作品集中呈现了空间、透视、人体解剖学等学科,是一个艺术家才气和能力的集中体现,后人得以清晰地看到画家笔下的神话、宗教和历史事件。而这一切在进入工业革命后,被照相机的出现所挑战,立体写实不再是画家唯一追求的审美标准,轰轰烈烈的现代主义运动开始了,它的影响波及到设计、建筑、雕塑等各个领域。
当前,我院正在积极探寻高校与社会相结合的公共艺术教育途径。贺文斌的作品与江南和苏州古城生活息息有关,主要作品有《逝色》风暴系列和人物主题《后园》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