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需要浸润,艺术重在交流。4月20日下午,我校在天风楼演艺厅举办了艺术兼职教授受聘仪式暨师生交流会。我校校长曹毓民和副校长张健出席活动,艺术学院党政班子和音乐系师生共计140余人参加了活动。
受聘仪式由张健主持。他首先代表我校师生向出席此次活动、支持我校事业发展的各位艺术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同时,他指出,此次活动适逢我校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周开展之际,这将更好地搭建起由学生、教师和艺术家共同参与交流的公共艺术平台。随后,曹毓民代表我校,向到场的6位艺术嘉宾颁发了兼职教授聘书,他们分别是:苏州工艺美院教授,苏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雕塑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美协花鸟画艺委会委员廖军;扬州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男高音张美林;火箭军政治工作部文工团创作室创作员,国家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文子;火箭军政治工作部文工团青年歌唱家曹芙嘉;上海歌剧院客席女高音路琦;苏州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抒情女高音张红霞。
座谈交流由廖军主持。在场师生踊跃提问,座谈嘉宾热情解答。曹芙嘉认为,在音乐道路上的坚持,一切的动力都源于热爱。作为年轻人,要找到自己心目中的执着,坚持对梦想的追求,为之而努力。文子认为,音乐的创作分为硬件和软件,硬件技术会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好,但并不意味着音乐的水准更高,保持对音乐认知、理论、情感等方面的软件修炼,至关重要。张红霞指出,当唱歌与练声状态出现不一致的时候,要学会音乐的记忆方法,记住好的声音部分,与歌声接轨。路琦指出,要注重练声的热身作用,并结合音乐、语言和风格在共性学习中发挥个性所长,形成唱法的不可替代性。张美林指出,要摒弃“艺术生唯专业学习不唯文化素养”的错误认知,要在提高审美高度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学涯与修养、去拓展我们的艺术视野。因为见解越多、知识越丰厚,以后的路才会越走越远越广。
通过此次活动,我校将充分发挥兼职教授的人才智力优势,在公共艺术教育层面不断渗透“理论与实践结合、传统与当代结合、艺术与人文结合”的艺术教育理念,进一步推进学校人文素养的特色创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