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新时代的中国精神力量
.
发布人:皇甫志芬 发布时间:2022-09-28 动态浏览次数:470
来源:《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28日 06版) 作者:田 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会议和重要场合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持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不断增强社会各界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文明创建工作不断深化,在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国文明城市覆盖面、含金量和公信力显著提高,为积极稳妥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试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文明村镇创建围绕脱贫攻坚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在推进城乡共建、深化移风易俗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进一步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新风尚进一步弘扬,涌现出一大批事迹突出、感人至深的文明家庭和最美家庭。

文明实践工作有效拓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事业在保障大局、服务民生中得到长足发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由试点探索到全面展开,初步实现了全国范围的县级行政区全面覆盖,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得到广泛响应,疫情防控、救灾抢险、济困帮扶等志愿服务典型事迹感动中国,持续营造了培育志愿精神、弘扬志愿文化的良好社会环境。“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逐渐成为社会新风尚。

文明培育工作持续加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坚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为主线,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连续举办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工作,在道德模范学习宣传和帮扶礼遇活动过程中,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组织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活动,继承、发扬、振兴优秀传统文化,让人们在参与中深刻感悟中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遵循,学习宣传“新时代好少年”,团结引导广大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

党的十八大以来,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的关键,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守正创新、求真务实、久久为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精神文明建设要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提升民生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倾听回应群众关切,在服务群众过程中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做到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精神文明建设要做到守正创新,不断创新载体,创造丰富多样的形式、方法、路径,打造接地气、有温度、广覆盖的常态化项目,使精神文明建设看得见、摸得着、易于操作、便于实施,不断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精神文明建设要做到求真务实,把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结合起来,把注重实效与保持长效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引导力、影响力、感染力、支撑力,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坚定人民文化自信,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精神文明建设要做到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吸引各方力量广泛参与,让人们在为社会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国家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共建共享精神文明成果,加强全社会认同和共识,在以文化人、文明育人中不断积累社会文明新高度。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导、亲自推动下,精神文明建设立足新发展阶段,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持续深化文明创建、文明实践、文明培育,着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良好时代风貌。

(作者:田丰,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 开云app官网入口下载(苏州开放大学) Designed By Huhx 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

地址:苏州市致能大道106号国际教育园开云app官网入口下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