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鲁昕出自:《光明日报》发布时间:2015-02-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转型、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指明了方向。近年来,职业教育为发展现代农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培养了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当前,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历史阶段,职业教育肩负着更加重大的历史使命,亟须为全面提升人力资本整体素质增强培养能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今天,我们编发此文,希望对职教界有深层次的真实推动。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并已系统阐释了“新常态”的九大趋势性变化,强调必须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
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准确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全面服务新常态,为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培养更多技术技能人才,提升我国人力资本素质。
一、发展方式转变与职业教育新常态。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处在经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新阶段。要实现“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实现价值链与产业链的升级,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向中高端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常态就是要更加重视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加大技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比重,切实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创造附加价值的能力。
二、经济增速调整与职业教育新常态。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在增速保持在7%的中高速发展时期,我们必须加快转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创新驱动发展,不仅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更需要职业教育培养的生产服务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将大量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职业教育的新常态就是要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更多地把资源配置和工作重心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深化开云体育网页版登陆不上改革,着力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三、保障改善民生与职业教育新常态。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现在每年新增劳动力超过2000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不少,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就业也存在困难。发展职业教育,是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和有序推进城镇化的有效途径。所以,职业教育的新常态就是要坚持以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导向,走对接需求、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重点提升青年就业创业能力,助推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公平。
四、人力资本素质与职业教育新常态。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成为教育大国和人力资源大国,但还不是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能力,需要合理的教育结构。所以,职业教育的新常态就是要着眼于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打通从中职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形成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
五、资源配置方式与职业教育新常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取向。为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职业教育的新常态就是要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调动和引导各方面特别是行业企业的参与,形成多元办学、公办民办协调发展的格局。
六、推进依法治国与职业教育新常态。职业教育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体系。我国现行《职业教育法》于1996年颁布,至今已实施近20年,职业教育的新常态就是要主动适应改革要求,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并强化实施、严格执法,发挥好法律对事业发展的引领、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推动依法治教、依法治校。
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蓝图已经绘就,社会共识前所未有。当前的工作重点就是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等各方面的作用,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把中央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到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落细落实顶层设计。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而不是一个教育层次。把职业教育归为低层次的教育,认为普通教育高于职业教育,既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创新的认识不到位造成的,也是由于职业教育没有形成完整的培养体系、吸引力较低而造成的。要尽快落细落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加快引导中等职业学校、专科高等职业学校、应用技术大学合理定位、错位发展、办出特色、系统培养,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推动工作重点转型。职业教育已经从比较注重规模扩大转入更加注重内涵建设和质量提高的新阶段。要引导学校把工作重点和资源配置聚焦到教学上来,在职业道德培养上,要改革德育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在职业技能培养上,要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过程中的比重,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
健全相关制度标准。推进职业教育的制度与标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特别注重教育和产业政策并举并重,着力在行业指导制度、企业参与制度等方面取得突破。要加强综合协调和统筹管理,努力推进教育和生产过程相衔接、教育和劳动制度相配套、教育与市场评价相结合,取得实质进展。要抓紧推动管理方式转型,在院校评价、人事管理、绩效考核等关键方面取得成效,继续探索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
形成现代治理体系。政府要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行业要推进产教对话协作机制建设,提升行业指导能力。企业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发挥举办职业教育的主体作用。院校要吸收行业企业人员组成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推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院校治理的决策机制,同时,要进一步深化集团化办学,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融合,推广现代学徒制试点,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当前情况来看,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还很突出,这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要求极不相符,必须引起更多的关注。要抓紧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培训体系,一手抓内部挖潜,完善师资培养培训体系;一手抓外部引进,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技术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相关政策,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保障。
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在做好学历教育的基础上,高度重视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继续教育,是职业院校重要的发展方向。职业院校要把继续教育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整合工作平台和资源库,完善服务机制,在服务行业企业职工培训、满足社区建设和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需求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完善多元投入机制。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需要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投入的重点,完善经费政府稳定投入机制和社会多元投入机制,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制定鼓励民间资本和行业企业以及社会投资政策,分类设定和落实职业院校办学标准,改善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同时,健全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促进教育公平,为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条件。
强化政策督导评估。发展职业教育,政府具有重要职责。要发挥好政府保基本、促公平作用,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规范管理和监督指导。教育督导部门要完善督导评估办法,加强对政府及有关部门履行发展职业教育职责的督导,定期公布督导报告,将报告作为实施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同时,要加快形成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和第三方机构等多方深度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完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
鼓励地方先行先试。我国国情复杂,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特别是对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问题,选择部分地区和领域开展试点,为改革攻坚提供鲜活经验和实践标杆,是推进改革的有效机制。要完善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机制,依托10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和若干试点单位,鼓励地方进一步先行先试,向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聚焦,为完善职业教育国家制度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典型经验。
扩大对外交流合作。随着经济体量的增大,职业教育要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积极成为国际事务的参与者,完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深化在发展战略、宏观政策和制度机制等领域的对话与合作。要积极成为国际标准的建设者,引进吸收先进理念、模式和方法,创设体现职业教育规律、具有国际水准的教育标准。要积极成为国际资源的提供者,加强职业教育国际援助,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要积极成为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的协同者,探索与之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注重培养符合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求的本土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