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标准
.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09-15 动态浏览次数:1885

学院(部) 马列与公共教学部 系 思政部 撰写人: 傅济锋 时间 2013年4月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代码

(列出分课程代码)

09000070

适用专业

全日制一年级新生(含文、理、工科)

总学时

48

课程性质

□核心课程、■通识课程、□拓展课程、□其他

学 分

3

课程地位

课程适用专业(职业岗位与技术领域)描述;本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先期开设的课程有哪些?后续课程有哪些?学习者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具备的前续知识与技能,及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为全日制专科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课程。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顺利完成大学知识学习、健康成长、服务社会奠定基础

课程学习目标

根据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要掌握的技能、知识(原理和方法),以及态度要求确定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括个人学习目标、团队学习目标。可按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描述,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具备哪些职业素质?

本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以德治国”的思想,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大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课程,其目的是通过教育使同学们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真正做到学法、懂法、用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课程学习形式

学习形式可以是课堂、实验室、校内或校外实训现场、社会调研或服务;自学、小组学习、网络学习、;或综合性学习形式。

理论教学:课堂理论授受、课堂提问与讨论、网络学习与交流

实践教学:课程专题项目研究、社会考察与调研

注:1.对相近多专业使用本课程的,应分别予以描述。

2.对于有项目教学模块的课程填写本表;对于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的课程另填。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序号

单元名称

主要教学知识点

学习目标及能力要求

学习情境

(产品、项目、案例等)

学时

作业

1

绪论

1、大学新生活面临的新问题

2、肩负的历史新使命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基于对大学新生活的特点、问题、要求的认识,明确了解必须在观念认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必须适应大学学习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2、对社会赋予的历史使命有现实的理解;

3、对核心价值体系内涵有清楚的了解。

6

2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1、理想与信念的含义、特征

2、科学信仰与共同理想

3、理想实现的途径

1、理想与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2、认识到如何树立科学信仰与共同理想;

3、明白实践是理想实现的唯一途径。

没有信仰,人人都为道德沦丧买单。

3

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1、爱国主义科学内涵

2、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与新时期爱国主义

3、民族精神

4、时代精神

5、国家安全

1、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了解到国家利益是爱国主义的核心范畴;

2、掌握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基本内容及时代价值;

3、正确认识新时期爱国主义的理论知识,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4、掌握作为忠诚的爱国者必须做到的四点要求;

5、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龙游太空耀神州——记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4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1、人生观、人的本质;

2、价值、价值观、人生价值观;

3、

1、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高尚的人生目的、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价值标准;

2、了解人生价值是由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构成,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具备个人条件和社会条件;

3、必须从自我身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世界等四个方面科学地营造人生环境。

4

5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1、道德的含义与本质及功能、作用

2、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

3、社会主义道德

4、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掌握道德的含义、本质、功能和作用,初步了解道德的历史发展;

2、了解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以及重要意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3、基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集体主义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核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4、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建设银行状告中国石油大学23名欠贷毕业大学生。

4

6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1、公共生活与共秩序

2、社会公德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3、公共生活的法律规范

1、掌握公共生活、公共秩序的含义及其内在关系,进而明确认识到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2、掌握社会公德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3、掌握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法律规范。

8

2

7

培育职业道德、树立家庭美德

1、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2、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3、爱情、婚姻与家庭的道德与法律

1、了解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

2、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鱼创业观;

3、了解爱情、婚姻与家庭的实质,以及恋爱婚姻和家庭的道德要求与法律约束。

一名大学毕业生的艰难抉择,要饭碗还是要正义。

8

2

8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制精神

1、法律

2、法律体系

3、法律的运行

4、法治国家

5、法制观念

6、法律修养与法律思维方式

1、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本质;

2、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及运行体系;

3、了解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观念及法制观念;

4、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与思维方式。

4

9

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1、宪法及相关知识

2、民法及相关知识

3、刑法及相关知识

4、程序法及相关知识

1、宪法的特征、基本原则及主要内容;

2、民法的含义、基本原则及具体内容;

3、刑法的含义、基本原则及具体内容;

4、程序法的含义、基本原则及具体内容。

孝子抢钱为父祝寿,一个蛋糕四人坐牢。

8

2

合计

48

6

注:1.学习情境描述说明实践环节的教学环境、项目或任务的目标、要求等。

2.学时包括单元的理论和实践学时

三、课程教与学的策略

教学方法

受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当堂测试,学生讲授,学生自学,案例教学,参观实习,调研,角色游戏、活动教学、项目教学、实验、探究……选择其中几项,或补充其它教学方法。

1.互动式教学法。这是一种师生双边活动,目的是既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多想、多问,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要克服“满堂灌”的传统模式,留足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学生就所思考的问题向老师提出来,师生互相答辩,把课堂变成论坛,促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开展互动式教学,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专题辩论、课堂讨论等形式开展。例如,对于一些疑难问题或热点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也可以让学生选择个别章节通过提前备课,教师在课堂上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登台讲课,教师点评。可以由学生根据兴趣选择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课外准备后在课内作重点发言,教师给予点评。这种方法的应用,活跃了课堂氛围。

2.专题讲授法(即“精讲”法)本课程内容比较多,而学时有限,所以教师讲课切忌面面俱到,浅尝辙止。专题讲授既不脱离教材,但又不停留在教材上。专题讲授要求教师把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讲透,有理论深度,以理服人,但讲授理论要注意深入浅出,结合案例和实际增加讲课的趣味性,这样才适应高职学生的特点。同时,专题讲授有利于拓展讲课内容,使得本课程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新鲜感。

3.案例教学法。在授课中教师根据讲授内容,选择经典案例,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除了学生对某些理论和社会问题的困惑,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就“红旗到底能够打多久?”、“私营企业主能否入党问题”的案例教学就使学生不仅仅是获得一些抽象的教条,而是获得思考的乐趣。

教学手段

传统讲授,多媒体教学,语音教学,网络教学,VCD,录相,……选择其中几项,或补充其它教学手段。

1.多媒体。所有教师都采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教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可在单位时间内扩大教学信息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形式可将活泼、形象、丰富的文字、视频资料展现于学生眼前,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这是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2.考评。考评不是目的、而是教学手段。通过考评,促进学生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积极发言,参与讨论;督促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和期末时认真复习;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针对本门课程举办的社会调查策划与实践大赛,亲身去体验、践行。

3.作业。以作业为手段,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一般每学期布置三次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受到教育。

教学设计

如学习团队组织;情境(工程背景)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设计;讨论与研究安排;学习中的合作安排;知识运用与实践的安排;知识的梳理与认识(重构);学习报告等等方面的教学设计。

本课程贴近学生成才成长的实际,切合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专题,以学生为中心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开展案例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自身存在或面对的实际问题,达到理论认识与实践的契合。

说明:以上提出的策略建议,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采用或着重运用其中某些建议或采取其他的策略方案。

四、课程资源

【推荐教材】教材名称,教材在本课程学习中作用

1、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其他参考资料】建议相关参考资料和信息,提供获取渠道,如相关网站等。

2、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解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参考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五、课程绩效评价考核

考核方式

考核;笔试;综合。

考试课程:以过程考核为主,考核涵盖教学活动全过程,课程最终成绩为理论考核成绩和平时考核成绩的加权平均值,“权”值:理论考核为50%;平时考核位50%

考核方式:理论考核+平时考核[作业、考勤、社会实践等]

形成性评价要求

考试、作业规定(讨论题、练习题、作业题、操作题,形式、数量);出勤要求(对考核的影响)等内容在课程绩效评价中所占的比例。

考核点

建议考核方式

成绩比例

期末课程考核

以知识点考核形式进行,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教师评价)

50%

平时成绩项目

以课堂考勤、课堂谈论发言情况、课后作业及社会实践为评分依据。(教师评价)

50%

合计

100%

注:考核方式可以为:教师评价、教师评价+互评、教师评价+互评+自评、面试、口试、讨论等各种形式。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 开云app官网入口下载(苏州开放大学) Designed By Huhx 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

地址:苏州市致能大道106号国际教育园开云app官网入口下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