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工程学院各支部开展“学讲话、悟初心”主题党日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营造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浓厚氛围,激励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计算机工程学院党总支按照学校有关要求,结合学院实际,精心筹划,统一部署,围绕“学讲话、悟初心”主题,组织各支部于3月和4月连续开展了两期不同形式的主题党日活动。学院党员领导干部参加了所属支部的学习活动。

院总支于321日组织各支部赴影院集中观看了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影片带给广大党员视觉与心灵双重震撼,党员们都被影片中展现的强国风采,传递的中国力量深深感染,强烈地感受到了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自豪感,增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定力。

行政综合支部于416日在学院党员活动室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在支部书记带领下,全体与会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在鲜红的党旗下,全体党员举起右手、握紧拳头、庄严宣誓,重温了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和坚定决心,在党旗下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灵魂洗礼。支部书记组织全体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15”重要讲话精神,激励党员在新时代要树立历史眼光、强化理论思维、增强大局观念、丰富知识素养、坚持问题导向,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一以贯之”,用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实际中。与会党员还结合工作实际,交流了观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微视频《答卷》的感悟。每位同志从自身角度谈了观影体会,结合所闻、所感,从就业、就学、医疗社保、文化娱乐、交通出行、国家安全等方面,诠释了发自肺腑的自豪感、幸福感和归属感,坚定“四个自信”。做好时代的答卷人,要立足于本职工作,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更加踏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工作中,做好学生引路人,做一个不忘初心逐梦新时代的共产党人。

计算机应用系支部开展了“温故知新”和“师之范”两期系列活动,营造学于思、悟于行的党员主题教育活动氛围,激励全体党员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响应校党委提出的建设一流品质院校的奋斗目标。在330日开展的“温故知新”活动中,以习近平总书记15日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主线,支部书记带领党员一起解读金句,领会精神。在观看了《答卷》学习视频后,党员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活动尾声,党员们站在党旗前,重温入党誓词,并现场交纳党费,履行党员义务。在418日开展的“师之范”活动中。围绕2018年度支部书记项目主题“树党员师德,扬党员师风”,由指导省技能大赛的党员教师担任主讲人,就如何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钻研兴趣,带好学生技术创新队伍进行了分享和交流。指导好学生的专业学习,是体现师德师风的基本要求,学生千面,教师采用的方法就应因人而异。主讲党员不仅分享了成功的喜悦,也交流了失败的遗憾,在经验和思想的碰撞中,党员们明确,教师的初心是培养有用的人才,不断改善教育的方法和理念,贯彻到行动中,就是不负初心。

物联网技术系支部、软件与媒体技术系支部于418日也分别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现场交纳党费,对书记项目和先锋论坛活动进行动员,并组织了学习交流。与会党员秉承共产党员初心,根据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结合当前的社会现象,进行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在人才培养、课堂教学秩序管理、学生素质提高、培养双创人才方面献计献策。

学生支部、退休支部作为结对共建支部也于418日联合开展了“学讲话、悟初心”主题党日活动。学院总支书记张震参加了活动,并给与会党员上了一场微党课,他带领全体与会党员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15”重要讲话精神,要求学生党员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永葆党员本色,牢记党员身份,在校内校外任何岗位上都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磨砺和提升自己。活动中,举行了一个简短但充满温情的捐资助学仪式,退休党员崔志磊将一笔饱含温暖与期待的捐赠亲手交到一名家境贫困的学生党员手中,体现了一名老党员、老教育工作者重视教育、关心下一代成长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给现场所有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退休支部书记杜炳根带领全体学生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他洪亮的声音和坚定的目光深深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同学。铿锵的誓言愈发传递着信仰的强大力量。在学习交流环节,两位老党员从入党的初心谈起,讲到了青年习近平奋斗的青春,并以亲历者的角度细数了改革开放40周年的辉煌成就。他们谆谆告诫“95后”的同学们,要永远相信党、跟党走,相信“共产党员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相信新时代的年轻人一定会有新作为。学生党员们深受鼓舞,纷纷结合工作和学习的实际发表感言,表示将以老前辈们为榜样,珍视党员身份,增强党性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砥砺奋斗。

学院总支各支部通过各种形式,积极营造了主题教育的浓厚氛围,激励师生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我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勇于争先,甘于奉献,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为建设“全国一流品质院校”提供了思想和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