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9-05点击次数:1813
1.顶层规划,为科研人员“引路举牌”。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科研体制机制建设,抓住落实“省创新40条”的契机,制定了“订政策、强服务、建团队、创平台、推项目、促转化”的工作目标,把2018年定为“科技创新重点建设年”,通过重点建设、重点推进,营造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良好氛围。2018年3月,学校召开科技创新工作暨重点建设年动员大会,总结前三年学校科技工作的经验、做法,部署今后三年工作。大会同时公布了《科技创新工作行动方案》;为强化科技创新工作的实施路径,制定了《科研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学校通过系列部署,进一步激发学校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科技创新对学校和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2.制度引领,为科研人员“保驾护航”。学校抓住“放管服”机会,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制度建设上立足放宽放活。通过落实国家省市科技创新的文件精神和管理流程改进,进一步优化科研管理;通过理顺科研经费使用,充分释放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通过修订绩效分配方案和科研奖励办法,加大科研成果奖励力度,最大化发挥绩效奖励杠杆作用。通过分类管理科研项目,完善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制度,修订出台了《纵向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暂行办法》、《横向科技项目及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学术活动资助实施办法》等管理办法7个,明确规定所有项目资金纳入学校预算统一核算和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管理体制;明确项目负责人是项目资金的直接责任人,对项目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合理性、真实性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明确经费支出分级审批办法,确定不同额度经费的审批程序和权限、管理要求和报销规定。出台《纵向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管理实施细则》,明确科研项目间接费用分配办法,保证科研人员绩效收益。明确规定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及其比例关系,强调绩效支出由项目负责人根据科研人员在项目工作中的实际贡献,结合项目研究进度和完成质量进行分配和发放。
3.改进服务,为科研人员“跑腿买单”。为保证科研相关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和效益,在制度出台后与财务携手,深入二级学院(部)开展科研项目申报、预算编制、经费支出、项目结题、科研设备采购等业务培训。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开展多种便捷服务,优化管理流程,从2018年9月开始实行24小时网上自助报账服务,科研财务系统查询不受时间、地域限制,方便科研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资金的查询掌控;学校开通各类服务平台,宣传相关科研政策,科技处增设科研经费报销业务审核流程,财务处设立科研财务岗,帮助和指导科研人员正确填写科研报销单,使科研服务在时空上得以延伸。
4.平台(团队)聚力,为科研人员“建房垒灶”。建设创新服务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激发平台和团队活力,进一步完善以创新性科学研究和高效能社会服务为目标的科技创新体系。2018年通过搭建校级重大平台、重点平台、面上平台,建立校级、院级创新团队,通过分类指导,重点支持建设对苏州和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高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团队,推进在重大科技创新领域的研究,提升服务苏州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力。集聚学校吴文化研究的特色,2018年申报并获批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研究基地“吴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为学校发展添新力;2018年3月与中国纺织商业协会携手成立“中国丝绸产品技术创新与应用公共服务平台”,为丝绸行业的研究再添力量;同时,“江苏省中华成语研究会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智能水下机器人研究与应用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等平台相继成立,为学校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石湖智库”已成为“成就教师,成就学生”的重要平台,为苏州地方政府建言献策、为行业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多条。
5.整合资源,为科研人员“铺路架桥”。持续加强与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建立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通过深度挖掘和重点培育学校在智能制造、平板设备、光伏产业、软件工程、丝绸织品等方面的科研潜力,积极主动为地方企业开展以技术应用研究为特色的技术服务和技术研发。与省市商务部门、区域行业产业联盟等开展深层次政产学研合作;与谷歌中国、迅达电梯、航天信息、特瓦储能科技、北京启创科技、聚安环保科技等知名企业在科技人才共享、研发平台建设、科研项目攻坚等方面开展深层次校企合作,通过优化政策、孵化项目、强化执行等融入区域创新。累计新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含省教育厅科研项目)36项、市厅级科研项目57项,纵向科研到账经费322万余元;公开出版学术著作12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13篇,其中SCI(E)检索论文22篇、EI/ISTP检索论文23篇、核心期刊论文77篇;授权发明专利143件,其他专利授权191件。学校科研成果获得推广应用的横向项目68项,横向技术开发、咨询服务到帐经费119万余元,转化发明专利14项,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到款金额41.5万元;获得市级以上科研奖项47项,其中省级奖项5项。